哺乳仔豬的管理
哺乳仔豬的特點是生長發育快,代謝機能旺盛,利用養分能力強。因此,必須保證各種營養物質的供應。但哺乳仔豬也存在著消化器官不發達,消化機能不完善等問題。再加上初生仔豬沒有先天性免疫力,自身也不能產生抗體,容易患病。仔豬調節體溫能力差,體內貯存能量少,遇到寒冷血糖很快降低,如不及時吃到母乳很難成活。綜上,若在仔豬哺乳期間護理不當,將直接影響斷奶重、成活率、以及保育豬的飼養難易程度、保育豬的成活率,及商品豬出欄時間和養豬的經濟效益等。
綜上,若在仔豬哺乳期間護理不當,將直接影響斷奶重、成活率、以及保育豬的飼養難易程度、保育豬的成活率,及商品豬出欄時間和養豬的經濟效益等。
哺乳仔豬的管理
①初乳包括足量的初乳、盡可能早的攝入初乳以及額外補充的初乳;
②保證哺乳小豬的局部溫度(一般出生后1-3天需32-35℃,4-7天需28-32℃,8-14天需25-28℃,15-30天需22-25℃)和母豬的環境溫度(18-22℃);
③環境的干燥(哺乳仔豬最適宜的濕度是55-75%)和空氣質量的檢測以及環境細菌的控制等;
④科學合理的斷臍、剪牙、斷尾;
⑤成熟的保健方案等;
⑥哺乳仔豬的補奶和教槽。
美特 初乳補充劑
得立舒 環境改良劑
幼小乳仔豬母乳替代品--嬰幼寶
哺乳仔豬的飼養中,母豬的健康狀況以及奶水質量對于仔豬的成活和健康影響尤為重要,因此在飼養管理中,母豬的飼養特別是妊娠母豬和后備母豬的飼養要格外重視。
但提高斷奶重的重任只能全權交給母豬嗎?
研究表明:母豬哺乳飼料轉化成乳汁的利用率為20-30%,仔豬自主進食飼料的營養轉化率可達50-60%。但哺乳期補料實行起來很有難度,如有奶的小豬不吃補料、吃料后腹瀉、飼喂方法麻煩等。
征泰集團經過多年研究,結合哺乳仔豬的腸胃和消化特性及合成酶的能力,針對性的推出了一款幼小乳仔豬母乳替代品--嬰幼寶。
嬰幼寶的特性
①免疫球蛋白:添加高含量的免疫球蛋白,具有與母豬乳汁類似的免疫球蛋白,助力仔豬免疫系統發育;
②乳制品:含有均質化乳制品、脂肪,提升適口性,促進采食;飼料顆粒小,更易被消化吸收;
③椰子油:內含椰子油、短鏈脂肪酸,給仔豬提供能量,讓其盡快恢復體力;
④天然誘食劑:接近母豬乳汁的口味,使小豬盡早開食;
⑤小肽、谷胺酰胺等:維持小腸型態和功能,小腸絨毛高度增加,隱窩變淺,促進消化吸收;
⑥有益菌:幫助仔豬在初期完成腸道有益菌群的建立,減少腹瀉的發生;
⑦營養全面:嬰幼寶并非單一的乳制品,它含有乳豬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避免仔豬早期的營養缺乏。
產床補奶
產床補奶不僅可以化解乳豬快速生長的需求和母豬奶水營養水平逐步下降的矛盾;還可以避免母豬在采食量不理想的狀況下,動用和分解自身的脂肪儲備來維持產奶和自身的營養需要。脂肪在分解和轉化的過程中,奶水中會存留大量的有害物質、酮體和脂肪,小豬對于脂肪的分解能力有限,從而導致小豬腹瀉。所以產床補奶不但可以緩解母豬的帶仔壓力,避免掉膘嚴重而影響下一胎的發情和配種;還有利于仔豬順利過渡到教槽料,盡早開口和緩解換料應激。
①除母乳替代外,斷奶前3天飼喂固體飼料的同時補充嬰幼寶液體奶,逐步過渡,可緩解斷奶應激;
②將斷奶前后的僵豬弱仔集中飼喂嬰幼寶,直到弱仔復壯,從而提高豬場經濟效益;
③在教槽或斷奶過渡階段,將嬰幼寶干料撒于飼料表面進行誘食,提高仔豬對飼料的興趣,促進仔豬盡早開食;
④由于疾病或豬場管理原因需要超早期提前斷奶,可直接使用嬰幼寶直至過渡到斷奶料;
⑤在產床上補充飼喂粥狀嬰幼寶+寶寶奶,較單一喝母豬奶的仔豬有更好的健康狀態和更高的斷奶體重,為后期生長打下堅實的基礎。